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营销技巧 > 销售流程

表达中的逻辑问题13页.pptx

  • 更新时间:2019-10-25
  • 资料大小:1.74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文字内容:

QQ截图20191025224636.jpg

无论主题多么庞大复杂,你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写作是用文字来交谈,不像面对面说话,可以借助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来辅助我们表达。不论你有多么充沛的情感、多么绝妙的想法,如果不能通过结构的编排、措辞的选择,准确传达出来,读者就没法正确理解你的意图、感知你的情绪,导致沟通失败,所以文章的逻辑性比文采修辞更重要。语言平淡,别人就算无感,但还是能明白你的意思;思维混乱,人家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真是一脸蒙啊。

所有表达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逻辑问题,逻辑,就是文章的条理。文章逻辑清晰的人,做事情往往也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逻辑的核心是清晰高效地思考问题,而人的思维天生具有发散性。有逻辑的表达,就是从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再组织语言,条分缕析地加以论证、呈现。缺少这种沉淀、编排的过程,所有素材、观念就是一盘散沙,“前言不搭后语”往往就是这么来的。非逻辑思维的表现与应对,说到文章的逻辑,必须明确一件事:表达,是将我们头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当它被发送出去以后,别人怎么解读,就由不得我们了。因此,在编辑发送信息之前,要充分考虑如何降低沟通成本。也就是说,写作,要以方便读者理解为目的。就像面对面沟通时,你“听”了,并不表示“听见”了;你“写”了,也不等于“写清楚”了。

多从读者的角度去构思文章的结构和措辞,才能减少认知偏差。你写清楚了,别人也就看懂了。除非是写研究报告,我们分析事物,没有必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复杂的事情要简单说,简单的事情则要注意有没有遗漏,是否说完整了。每个人都有认知盲点,一件事你觉得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你觉得很好理解,也许恰好就有读者不知道,理解不了。所以该介绍背景情况的,最好不要用“想必大家都知道……”一笔带过。提到某些概念或原则,哪怕你觉得是常识,三言两语解释一下会更好,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读者能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误区二:抛出观点,却不能给出让人信服的推演,确认事实,推敲观点,克制情绪,不要将主管看法当作客观事实,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推理论证的过程错综复杂,但本质上,每个论证都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组成:一个“前提”,一个“结论”。“ 前提”属于支持性命题,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分析某件事,我们要充分调研;评价某个人,我们也要注意克制情绪,不要轻易做道德判断,更不要把当事人或周围人的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来传播。因此,写作时最好就事论事,让读者自己得出评判,而不要动辄上升到道德层面去给别人贴标签。

比思想(观点)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浅尝辄止地分析问题,不假思索地表达观点,这样的写作,即便技巧成熟,恐怕也没有灵魂。写作所需要的刻意训练,不单是通过“不停笔”来做量的积累,还要通过持续训练深度思考能力来实现质的飞跃。警惕第一时间想到的观点、轻而易举得到的结论,深度思考虽然有用,但比较痛苦,违反人类“好逸恶劳”的本能。不是有句话说,为了逃避思考,人们愿意做任何事情吗?分析某个事物,很容易就想到的观点,多数都比较平庸、粗浅,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别人也能轻松得出同样的推论。不要凭直觉行事,不要让你的思维停留在问题表面,把第一时间出现在头脑中的想法列为“未被证实的观点”,再用调研、分析论证去推翻它、支持它或完善它。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