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发病例200万到250万,死于中风150万;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中风已成为国民第一致死病因。脑中风后遗症也是25种标准重疾之一,但这是脑中风后遗症,不是脑中风;严格来讲就是重疾险不保脑中风,它保的是脑中风后遗症。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其与之相连的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其主要功能是:①、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②、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
脑中风后遗症,属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脑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缺血性脑中风更加常见,而出血性脑中风的致死风险会更高。很多人觉得脑中风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其实从 40 岁开始发病率就升高很快。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脑中风年轻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脑中风后遗形成的原因,脑血管的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它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多发性小动脉瘤可以多次反复破裂出血;II.心脑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均能产生附壁血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栓子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III.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病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目前医学界公认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血脂的调节发生障碍,久之使硬化斑块在血管壁上愈积愈多,使管腔变窄而弯曲,加之与凝血有关的血小板聚集在内膜损伤处,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最终生成血栓,导致了脑血栓形成;IV.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发病率高、易复发。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相伴发生,是中风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86%有高血压病史;V. 患者自身的病因:情绪不佳(生气、激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
脑中风后遗的状态,麻痹:患侧肢体,特别是肢体的结尾、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脸颊部肌肤有蚁爬感受,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影响反应迟钝。麻痹常与气候改变有关,气候急剧转变、湿润炽热,或下雨前后,气候冰冷等情况下,麻痹感受特别显着。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显着。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因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宣布的神经纤维——锥体束受损而发生。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调控作用,使脊髓反射功用开释,发生随意运动削弱或消失,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呈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偏瘫:又名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患者尽管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通常上肢委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咱们把这种特别的走路姿态,叫做偏瘫步态。病情严重者常卧床不起,损失生活能力。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缓和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宣布的神经纤维——脊骸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发生的瘫痪。因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分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激动兴奋,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下降,反射削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