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健康保险的增长速度持续上升,远高于其他险种。健康保险服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的健康保险需求。智能化水平低、技术含量不高。从产品开发、销售、核保、理赔、保全到健康管理服务,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工;同时,服务的技术和手段还停留在人工和初级智能阶段,服务效率偏低、服务标准化不高、服务质量偏低,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现代化需求。重规模、轻利润经营思路。保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规模、重利润,而轻品质、轻服务的倾向,导致保险的全流程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需求。服务水平仍处于低线水平。客服和理赔环节打消了不少客户的购买欲望,而客户感觉理赔难的很多原因是因为理赔服务差、流程繁琐。
中国互联网健康险市场的空间,健康保险技术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险需求。定价。产品定价缺乏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支持,导致产品定价出于保守而偏高。风控。疾病管控识别缺乏技术支持,健康保险公司为了尽可能降低赔付风险,在核保过程中要求客户提供体检报告或者抽样报告,甚至设定疾病观察期。
销售。产品销售缺乏技术支持,主要以线下代理渠道和直销渠道为主。不仅客户覆盖面狭窄,且容易产生销售误导和非法集资等违规风险。且由于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保险费率。控费。医疗费用管控缺乏高科技支持。政府、医疗机构与保险业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疾病认定、治疗处方、药物选择、医疗费用审核等等,主要依靠人工,其不准确性、随意性甚至逆向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服务。售后服务缺乏科技支持,导致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欠佳。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以及医、养、护健康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健康险行业一直是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者,从事健康保险经营的保险公司、中介公司、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和投资公司,共同构建了健康险行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圈。保险公司作为健康险市场的主力军,是目前参与保险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力量。通过开发软件、创新产品和服务、外部合作等多种手段进行保险技术创新布局。从国际上看,美国的保险主体参与健康保险技术创新最为活跃。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也纷纷加大健康险技术创新的投入。
中介机构为寻求在保险领域的优势,通过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展营销模式改革,通过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联动的方式,增强客户黏性。市场上如保险师、聚米、中民网等中介机构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开发聚合平台,已经聚合了大量消费者和代理人资源。互联网巨头和医疗机构是健康保险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Google、IBM、阿里、百度、腾讯等均纷纷布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健康医疗产业。微医、丁香园等线上平台也发布健康险发展战略,投入巨资试图完善健康险生态圈。
初创科技企业在健康险领域扮演着“以技术促服务”的角色,如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等。通过改变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使用方式,提供更准确、更安全、更高效、更直观的健康险服务,比如Oscar等创业企业,都是健康险技术创新的重要推手。金融机构是健康保险技术创新的助推器,通过充沛的资金、优秀的管理经验帮助健康保险技术创新快速起航。众安的成功上市,表明健康险技术创新正在加速发展。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