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公共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这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特别是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我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
(一)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
覆盖广、保障水平不高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基础部分,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其特点是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养老金的计算主要基于职工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较低,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主动权在政府
公共养老金由政府主导,通过财政补贴和社保基金的运作来保障养老金的支付。政府在养老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第二支柱:企业养老金
保障较高、覆盖群体少
企业年金:由企业为员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通常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保障水平较高,但覆盖群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
职业年金:主要面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保障水平较高,但覆盖范围有限。
主动权在单位
企业养老金的设立和运作主要由单位负责,通常由商业机构进行运作,政府进行行政监督。单位在养老金的筹集和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三)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人人都需提前准备
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愿参与,通过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形式进行养老储备。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商业养老金: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具有长期稳健的财富积累和持续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功能。
主动权在个人
个人养老金的设立和运作完全由个人负责,个人在养老金的筹集和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个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提前规划养老储备,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体系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数据统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首次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老年人口抚养比例逐年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增加。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0年的居民人均寿命为74.83岁,2021年增长到78.2岁,预计203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超过80岁。
挑战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养老金支出压力增大。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面临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压力,需要考虑养老的可持续性,保障资产的稳定积累,同时具备足够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二)养老金替代率下降
数据统计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为57.7%,到2024年已降至40%左右,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55%最低标准。这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挑战
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使得个人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面临挑战。个人需要提前规划养老储备,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四、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政策文件
2022年11月4日,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开至全国。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公告全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2024年12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明确概念、推动业务发展、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10项具体要求。
政策目标
通过个人养老金制度,鼓励个人提前规划养老储备,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缓解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压力,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个人养老金制度基本概念
参与对象
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中国境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缴费金额
缴费上限为12000元/年,根据社会经济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缴费方式
自愿缴纳,按月、分次或按年缴费。
领取条件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出国(境)定居。
新增3种领取情形: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申请之日前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到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三)政策优惠
个税抵扣
每年不超过缴费上限12000元的部分,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预扣预缴或次年汇算清缴享受个税抵扣。
个税优惠
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产可以享受个税优惠,确保专款专用,不会轻易被挪用。
(四)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现状
保险产品较受欢迎
根据《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和《2023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个人养老金产品中,保险产品较受欢迎,特别是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
在已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受访者中,选择“养老保险产品”的比例最高,占比42.8%。
不同年龄段的参与意愿
18-29岁:平均缴存额度为4880元。
30-39岁:平均缴存额度为6565元。
40-49岁:平均缴存额度为10625元。
50-59岁:平均缴存额度为10222元。
不同收入群体的参与意愿
63.7%的客户接受年化保底收益在2-3%。
63.7%的受访者愿意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五)政策推动与未来发展
政策推动
2024年10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保险年金的概念,推动业务发展,加强监管。
2024年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保险行业深化改革,强化第三支柱作用,丰富产品供给。
未来发展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养老储备选择,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商业保险年金的发展,将为个人养老金体系提供重要支持,确保养老金的长期稳健积累和持续稳定的养老金收入。
五、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
(一)专属性
专款专用
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产专为养老而生,确保专款专用,不会轻易被挪用,为未来的养老生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二)利益性
合同约定
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按照合同约定的领取年龄、领取金额进行养老年金给付,确保养老金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持续性
与生命等长
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具有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有效抵御长寿风险,确保活到老,领到老。
(四)安全性
合同保障
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的保障权益以保险合同的形式约定,安全性高,确保养老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养老需求层次
基本生活费
确保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饮食、住房、医疗等基本费用。
医疗费
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费用支出增加,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可能的医疗费用。
应急资金
为应对突发情况,需要有一定的应急资金储备。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