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为何单独寿险大卖?行业有1个潜规则:GDP大于5000美金作为销售,一定要注意一个关于客户的收入影响。你们知道保险行业有一个潜规则吗?当一个国家的GDP、一个地区的gdp大于5000美金的时候,寿险会大卖!就是当平均水平达到5000美金了,说明大家有钱保命了;小于5000美金,饭都吃不饱,谁买寿险?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而且全世界通用。所以中国的第一个寿险开始大卖的地方是哪里?上海,上海是第一个超过gdp5000美金。那么好,开始就后来全国开始买,这就是规则。那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在做自己产品企划的时候,你要了解我什么情况下投放什么类型的产品,要根据他的收入来的。所以建议大家,在做市场营销过程当中要了解客户这几年的收入,不仅说花钱,花的什么地方,这跟你的销售产品的方案是有关系的啊。作为销售,另一个要注意一个关于地域的文化影响。一个问题:“为银行服务十几年了,肯定对中国市场很了解,请说说为什么大华银行的银行卡在中国卖的不太好?
”银行卡分哪两种?借记和贷记,借记卡什么概念,那就是你把钱存在银行,你花了是吧,花完了就没了。那么你钱存在你不花的时候呢?银行给你的利息清楚了吗?叫代记卡。讲个故事吧,这故事我们中国的营销人很多都懂,你未必听见过。这是两个老太太见上帝的故事,两个老太太见上帝。美国老太太跟上帝说什么?亲爱的上帝,我终于把房贷还清了,我来见你来了。中国老太太说什么?亲爱的上帝我最近把钱存够了,可以给儿子造房子了,我来接你了。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观。随着非上市险企陆续披露业绩数据,保险业头部机构的格局渐明。在发展遇到困境的寿险业中,“老七家”的保费收入情况增减不一,位次重新洗牌。寿险业整体看,据银保监会数据,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为3.12万亿元(不含风险处置阶段的机构),显示出保费增速的乏力。
新冠疫情、互联网保险替代作用以及传统营销体制遭遇瓶颈,冲击保单销售,寿险基本面承压。2022年,寿险“寒意”仍未退。多家分析机构认为,开门红期间保费增长有不少压力,如疫情影响、潜在客群变化、供需不匹配、代理人队伍转型成效短期难以显现。不过也有一定动力,比如,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优势将有所显现。老七家交卷:第四再易从这两年的寿险头部机构中,也能感受到阵阵寒意。一位外资险企高管的分析代表了外界的观察视角。泰康人寿的业务增长与泰康保险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相关,定位中高端客户的挂钩养老社区的年金保单,近年持续快速增长,成为该公司业务增长重要来源。据泰康集团公布的信息,其新单价值以两位数增速领跑市场,泰康人寿内含价值创历史新高,其高端客户数量稳居金融保险业第一梯队。
寿险业改善仍需时日保险行业深度报告认为,寿险改善仍需时日。“随着险企积极推进代理人渠道转型,提升代理人专业性,改变过去人海战术为精准营销,实现产品供需匹配,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行业转型成效将会逐渐显现,代理人数量或会继续下降,但是产能提升,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前低后高,新业务价值改善。不过,保险业也有一些产品销售的利好因素。例如,中金公司2022年保险行业展望报告提到,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的优势将有所显现,如部分公司通过增额终身寿、终身寿等产品实现阶段性新业务高景气,预计重疾销售放缓背景下,未来长期储蓄型险种对于行业新业务保费和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一个寿险从业者眼中的2022,从“整”到“治”的一年寿险业发展遇到巨大挑战,总保费、新单保费双双下滑,营销员队伍大幅脱落,队伍平均收入大部已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吸引力急速下滑。面临惠民保快速普及带来的产品转型、IFRS17“大弯道”带来的业务转型等大挑战。同时,久久回荡在行业内的“营销变革”到底在经营转型上意味着什么,迟迟未达成共识或取得突破,这也在困扰着行业。可以说,寿险业已经走到了关乎自身未来命运的十字路口。脱困之路如何走,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谁先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谁就可能率先走出困境,并在发展中占得先机。展望寿险业,难题待解行业发展举步维艰继续率的大幅滑坡需要引起十二分的警惕,应对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感谢观看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