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养老养生项目工作组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杨超总裁在全国政协“关于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的提案精神和集团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关于通过进入房地产领域发展养老医疗相关产业”的决议,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学家沟通,广泛与国外投资机构及养老机构交流,深入国内养老实体调研,取得了国内外养老市场一手资料。工作组多次召开内部专题会议,并与包括会计师、律师、咨询公司等就项目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咨询,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中国人寿养老养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共分九章,主要包括:项目的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及其开展的战略意义;国内外养老市场的基本概况及其比较分析;项目的总体规划与战略发展目标;依托中国人寿的整体优势所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项目的整体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选择廊坊项目为样本模拟投入产出的结果;项目的风险、关键成功要素和相关建议。现将本报告主要核心观点概述如下: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但养老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养老产业被誉为银发经济、朝阳产业和民生工程,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鼓励和引导社会机构投资养老产业,为中国人寿投资养老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投资养老产业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更有利于中国人寿形成长期持有、高度可控、与主业关联、收益均衡稳定的产业形态,在完善资产布局、改善资产配置、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品牌价值、推动集团化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养老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来源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医护市场的逐步成熟等因素的推动,养老需求基本表现为预防性、支持性、长期看护和精细看护等四种养老需求,养老产品供给则与之相应地表现为活力居住、独立居住、协助居住、护理居住和持续看护等五种产品,同时养老市场有效的政策监管和政府支持培育了大型养老社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良性市场竞争态势。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巨大、需求十分强劲,但发展极不成熟。作坊式、规模小;服务差、配套弱;投入少、超低端;无标准、缺监管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只有走产品高端化、管理专业化、经营连锁化、功能多样化的经营道路,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社会化、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养老机构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