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改变以往“轻投资,重储蓄”的养老金文化
让养老金通过委托投资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也是出于对基金安全考虑。
改革思路
“投资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全部投资股市,并且也不能做出只要入股市就会赔钱的判断。”郑秉文称,要彻底改变投资就是炒股的错误认识。
根据《办法》,养老金委托投资将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原则,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权益三大类,股票投资只是权益类6个投资品种之一,这意味着投资股票仅仅是一部分资产配置。此外,养老基金可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
“但部分养老金入市会向股市释放积极信号,作为长期资金对市场的稳定作用可以提升信心。”上述权威研究者强调。
养老金入市不是“炒股”
改革思路
股票是市场化投资的重要品种,而且还属于比较成熟的投资品种,《办法》更多体现了养老金委托投资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这就不能把一个比较成熟的投资品种排除在外,而是要给予一定的投资空间。”
一、对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合同、托管合同和投资管理合同中做出明确约定。可以形成多方制衡机制。
二、要求受托机构建立健全养老基金受托投资内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办法。同时要求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还要健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制度。
三、受托机构按照养老基金年度净收益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养老基金资产净值5%时可不再提取,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投资管理机构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重大投资损失。
四、对于养老金造成损失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存在道德风险、管理缺失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也明确通过扣减相关机构的管理费等一些制约措施,特别是对违规情节严重的情况,还将在3年内暂停其业务资格。
政府监督+公众监督
改革思路
养老金投资实现市场化运作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依法对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及相关主体开展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业务情况实施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按照各自职责,对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让公众享有知情权。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研究者称,养老金委托投资制度安排有利于避免地方分散投资造成的低效率,影响基金安全;集中委托投资有利于把全国优秀人才聚集起来,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有利于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得投资收益得到均衡。
实际上,在此之前,作为补充养老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先行先试委托投资,均实现较高收益率。据《证券日报》记者查证,自2001年有投资收益统计 以来,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8.36%;从2007年至2014年年底,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7.87%,并且 股票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其他投资品种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去年收益率高达30.58%,其收益处于投资品种榜首位置。
增进参保人的福祉
改革思路
但国家统一投资运作,能实现资金规模效应,提高资金收益,最终还是为了增进参保人的福祉,所以中央统一运作,不是剥夺了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权益。”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