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下的国策、变化与保险行业未来展望
一、十五五规划:人民幸福生活的规划蓝图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2025年10月20 - 23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规划是一部聚焦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幸福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规划体现了国家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在各个方面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总体目标与实现路径
总体目标
十五五规划旨在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且更具可持续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实现路径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规划明确了具体的做法。在保障体系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其中包括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在医疗保障上,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优化药品集采、医保支付和结余资金使用政策等。并且强调要发挥各类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全方位保障人民生活。
二、国策下人民经济与幸福追求
(一)经济目标与人民生活关联
经济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从人均GDP来看,2023年中国人均GDP为1.3万美元,到2035年要提高到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均GDP的提升意味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将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人民幸福追求
十五五规划描绘了人民的“幸福总蓝图”,其中包括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关注传统的经济指标如GDP,还重视反映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DNI。具体体现为人们寿命更长久,中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将从现在的79岁左右提升到80岁左右;生活更健康,能够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活得更快乐,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三、看国策:十五五规划中的养老热点
(一)养老的不确定性挑战
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在养老问题上,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包括时间不确定,长寿时代延迟退休,人们难以确定何时养老以及养老的时长;费用不确定,寿命延长导致需求增加,养老费用不断攀升;还有养老资源的不确定、养老方式的不确定等。同时,在医疗方面,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和医疗费用不充足的问题,以及收入损失的不确定等,这些不确定性给人们的养老生活带来巨大冲击。
养老的现状与挑战
从养老的时间和费用来看,长寿时代使得退休后的生活时长增加,而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医疗、护理等养老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多,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例如,预期寿命的延长增加了养老的时长,无论是个人储蓄还是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的影响
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通过历次人口普查发现,老年抚养比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65:1降到了第七次的3.39:1,并且根据中国老龄办的预测,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8亿人,老年抚养比将达到1.3:1。这种老年抚养比的急剧下降意味着未来缴纳养老金的人数相对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大幅增加,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巨大挑战。
社保养老金替代率问题
以不同收入人群为例,A先生退休前月收入5000元,退休后社保养老金2800元,替代率为56%;B先生退休前月收入2万元,退休后社保养老金4000元,替代率为20%;C先生退休前月收入10万元,退休后社保养老金9000元,替代率为11%。可以看出,只靠社保养老,收入越高,养老替代率越低。而且世界银行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至少达到70%才能保持退休前的基本生活质量,国际劳工组织规定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为55%,目前很多人的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低于维持较好退休生活水平的要求。
四、看行业:保险行业相关变化
(一)第四套生命表的影响
生命表的重要性与第四套生命表的实施
生命表是以数理形式呈现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分布规律的数据表,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第四套生命表共4张,自2026年1月1日启用。这一生命表的启用将对保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对保险产品价格的影响
第四套生命表预期寿命再提升,较第一套生命表增长约10岁,新增单一生命体版,死亡率平均下降20%左右。对于增额终身寿等产品适用表格调整,年金类或涨价,养老金类保险面临上涨压力。以养老年金险为例,其以“生存给付”为核心,被保险人存活时间越长,保险公司支付的年金越多。第四套表中预期寿命延长2岁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更长周期的生存给付责任,风险成本上升,所以养老年金险的保费可能出现小幅上涨。
五、看未来: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基础养老金面临的挑战与个人养老金的必要性
基础养老金的困境
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来看,2020年7个人交1个人领,到2050年可能1.3人交1个人领,极低的老年抚养比使得基础养老金朝不保夕。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缴纳养老金的人数相对减少,而领取人数增多,基础养老金的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收不抵支的情况可能会愈发严重。
个人养老金的迫切性
第二支柱覆盖有限,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养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受到强烈呼吁。储备个人养老金从迫切需求逐渐成为必然选择。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仅依赖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很难保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例如,不同收入人群的社保养老金替代率差异表明,仅靠社保养老金难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个人需要通过储备个人养老金来补充养老资金。
(二)保险行业的机遇与当前销售时机
保险行业的机遇
在国策的推动下,保险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人们对养老、健康等不确定性的担忧,对保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保险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补充养老、医疗保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养老方面,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养老资金来源,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在健康方面,商业健康保险可以补充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健康保障。
当前销售时机
当年终汇算和新品上市,遇上“十五五”规划,又到年关汇算期,个养销售正当时。在这个时期,具有诸多优势。从节税方面来看,政策利好,这是一个很容易向客户传达的卖点,因为节税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从养老需求来说,养老是人生刚需,人人都需要,容易与客户进行沟通;从时间节点上,汇算具有刚性卡点,时间紧迫,有利于快速促成交易。
六、保险行业应对未来发展的策略
(一)产品创新与优化
针对养老需求的创新
保险企业应针对养老需求开发更多样化的产品。例如,设计更加灵活的养老年金险产品,根据不同的预期寿命、缴费能力和养老目标,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养老保障方案。同时,可以探索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如提供养老社区入住权益、居家养老服务等增值服务的养老保险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在养老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健康保险产品的优化
在健康保险方面,优化现有产品,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额度。针对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开发能够覆盖更多医疗服务、包括高端医疗服务的产品。并且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医疗费用的直付等服务,提高消费者的就医体验。
(二)风险管理与定价策略
应对生命表变化的风险管理
随着第四套生命表的启用,保险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因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带来的风险,如养老年金险保费上涨压力等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收益来弥补风险成本的增加。同时,利用大数据和精算技术,更精准地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
合理的定价策略
在产品定价方面,既要考虑到成本和风险,也要兼顾市场的接受程度。对于受生命表影响较大的产品,如年金类和养老金类保险,在合理调整价格的同时,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例如,在保证基本收益的基础上,提供分红、万能账户等增值功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三)市场推广与服务提升
市场推广策略
在市场推广方面,针对当前年终汇算等时机,加大宣传力度。突出保险产品在节税、养老、健康保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如线上线下的广告宣传、举办产品说明会、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推广方案,如针对年轻客户群体,强调保险的长期规划和强制储蓄功能;针对中老年客户群体,重点宣传养老和健康保障功能。
服务提升
提升保险服务水平是吸引和留住客户的关键。保险公司应加强客户服务团队的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理赔服务方面,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确保客户能够及时获得赔付。同时,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如保单管理、客户咨询、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十五五规划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国策的引导下,保险行业应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养老和健康需求增长等趋势,通过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市场推广和服务提升等策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