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说明会专栏 > 产品说明会

长寿时代有约高客养老产说会活动主讲嵌入字体版17页.pptx

  • 更新时间:2025-10-24
  • 资料大小:50.9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长寿时代的养老规划: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智慧抉择

在时代的长河中,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上,目睹着诸多深刻的社会变革。20242025年,短短两年间,我们见证了延迟退休政策的全面落地,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个养制度全面放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的底层逻辑,正是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人口结构的演变有着清晰的轨迹。19501990年,我们处于金字塔型人口结构阶段,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70%,处于顶峰状态,那时是高出生、高死亡率,年轻人口占比最大。20002010年,人口结构转变为纺锤体型,而如今,劳动人口锐减,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1/3,预计2035年后将形成倒金字塔型。这一变化,是老龄化、长寿化、少子化、适龄劳动人口减退化等核心趋势的集中体现,它如同一股潜流,悄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国际视野中,负利率时代的来临并非空穴来风。以日本为例,从1991年开始降息,到1999年达到0利率,2014年进入负利率时代,2024年利率仅为0.002%8年时间,利率从6%降至0,平均每年降0.75%。这意味着,曾经6%的收益足以覆盖日常支出且本金无忧,如今0.002%的收益却连基本生活支出都难以满足,人们只能消耗本金度日。日本作为超高龄化社会,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生命不止,工作不息”成为常态。甚至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现象——“银色罪犯”。这些老人并非出于贪婪,而是因为无钱养老、无人照顾,监狱成了他们眼中的“养老天堂”,能获得免费吃住和医疗照看。一位老人甚至为了“重回监狱”,不惜在13年前开始偷窃,只因在监狱里有人倾听他的声音,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注与陪伴。

这些现象背后,是人口结构变化对个人生活、养老、理财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在生活资金方面,赚钱是一时的,花钱却是一辈子的事。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资金储备压力倍增。抚养比的提升,使得养老压力激增3.5倍。在理财资金方面,人口红利不再,无风险利率下降,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财富管理的逻辑也随之改变。无风险投资收益持续降低,风险投资逻辑改变且风险加剧,科技股估值雪崩,房地产流动性冻结,金融资产连环爆雷,资产的表现与增值愿望背道而驰,放在手里贬值,投资出去亏损。

养老资源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居家养老虽是国人偏爱的养老模式,但在老龄化背景下,难以实现品质养老。对外,难以通过保姆得到悉心照料;对内,难以从子女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专业照护资源导致的急救风险,给居家养老带来巨大健康隐患。数据显示,不同生命阶段出现首次紧急就医的情况,从出现急救情况到得到处置的平均时长为44分钟,26%的人认为紧急救治不及时。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该如何让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筹资金、筹资源。资金需求方面,长寿时代老年生活时间延长,个人养老压力加大,从容应对未知长寿风险的难度不断上升,因此资金的“长度”至关重要。同时,经济发展进入“双低”时代,财富管理逻辑改变,赚取足额、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资金有足够的“厚度”。资源需求方面,有资金却无资源是长寿时代面临的另一困局,提前锁定和储备安全优质养老资源,是养老规划的另一大“真需求”。当下储备未来的“钱”,同时锁定未来的“床”,是应对长寿时代的明智之举。

养老现金流管理和规划的核心要素在于“跨期支付”和“收支平衡”。跨期支付的“长度”要覆盖人生全周期,与生命等长是最优解;收支平衡的“额度”要覆盖刚需支出,定时、定额、用完还有、难被透支;收益水平的“厚度”则要具备保值增值的属性,以获得更高回报。在这三要素中,跨期支付的“长度”最为关键,因为生命长度无法预测,资金规划时间“越长越好”。百岁人生已近在眼前,长寿风险成为巨大挑战。中国人均寿命走势图显示,时代决定生命长度,1914年出生的人活到100岁的概率仅为1%,而2007年出生的人活到104岁以上的概率高达50%

资金额度方面,相较于现金,资金规划更需要的是足额且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现金是一笔或几笔储蓄,但随着支取,一定会越用越少。身体和生命风险可能导致收入中断,企业经营和投资风险可能导致财富流失,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可能导致财富不易积累。占比过高的房产可能导致现金流严重不足,中年危机可能随时失去曾经的高收入,老年危机(提前退休)可能导致有闲无钱的困境。而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支取和使用不会影响未来收入的积累,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资金厚度方面,分红险特有的“保证利益+强制分配”机制在“固收+”中脱颖而出。预定利率是保险产品定价的参数之一,但预定利率不等于客户的实际收益率,分红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为零,以上展示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保险条款约定为准。分红型产品通过特有的制度保障,持有分红产品,在经济增长时可享受高额超额收益。保险公司有【强制至少70%】的红利分配比例,平滑机制保证客户收益稳定。只要公司盈利,在计提特别储备之后,可分配盈余的70%必须分配给客户。特别储备连续2年超过账户准备金的15%,超额部分必须分配给客户。

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依托预定利率要素,无惧利率下行趋势,可获取长期基础收益率。同时,人们在双低时代下,也希望获得一部分超额收益。保险公司依托强大的投资能力,在低利率环境下获取超额收益。资产类别方面,险资平均年化收益高于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例如,利率债险资平均年化收益为4.20%,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为2.80%,险资可通过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商业地产险资平均年化收益为6.50%,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为-3.20%,险资持有重点城市等核心物业;股权投资险资平均年化收益为12.10%,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为-18%,险资作为耐心资本可低价认购;另类投资险资平均年化收益为7.80%,个人投资者无能力参与,险资可投资国家级基建项目。数据来源于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年度报告》、中证登《个人投资者收益调查报告》,统计范围为20182023年。

分红机制借力机构获取超额收益,本质上是保单持有人和股东的利益共享。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在长寿时代,更好地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实现养老规划的目标,让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共同走向富裕之路。这不仅是一种理财策略,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慧规划,是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在长寿时代的浪潮中,让我们以科学的规划为舟,以坚定的信念为桨,驶向幸福养老的彼岸。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长寿时代有约高客养老产说会活动主讲嵌入字体版17页.pptx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