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菁英向未来:中国人寿以体系化培育驱动队伍质态升级
在保险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化”已成为队伍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国有控股寿险龙头企业,中国人寿积极响应“队伍质态提升年”号召,于2025年全面启动“新菁英队伍建设”战略,旨在通过精准招募、体系化培育和资源赋能,打造一支年轻化、高产能、可持续的精英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战略背景:顺势而为,布局新赛道的三重逻辑
中国人寿新菁英计划的推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宏观环境、行业趋势与公司资源的三重考量,体现了头部险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与前瞻布局。
其一,国家宏观环境为新菁英提供发展基础。 近年来,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重点,系列重要会议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经济稳步回暖则为保险需求释放创造机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风险意识提升,推动保险消费从“被动需求”向“主动规划”升级;人力市场方面,优质人才加速向金融行业流动,尤其是具备销售经验、稳定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新菁英队伍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
其二,市场形势变化倒逼队伍转型。 保险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增长”的关键转折:监管推动分级分类管理,要求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客户需求从单一产品转向“保障+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倒逼销售队伍具备更强的需求分析、资源整合能力;行业共识已形成——绩优化、精英化是未来生存法则,传统“人海战术”难以为继。
其三,公司资源为新菁英搭建发展平台。 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控股寿险公司,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稳居行业前列,为新人提供了天然的信任背书;公司构建了“立体丰富的精英培养体系”,涵盖新人训、主管训、高阶训全周期,形成了成熟的“优增优育”经验;更关键的是,公司创新推出“稳赢未来”“未来计划”等新人培养模式,通过积分管理、活动量追踪、客户经营等工具,为新人的职业成长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二、阶段性成效:规模、质量、结构的多维突破
自新菁英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人寿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截至2025年9月24日,新菁英预达标人数达2173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37.9%;持证人力转化率5.2%,两项核心指标均高于2024年全年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菁英队伍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跃迁,呈现出四大显著特征:
1. 业务贡献显著提升,成为价值增长新引擎。 新菁英对业务和人力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2025年新菁英产生标保3.53亿元,较2024年全年提升20.9%;标保贡献度达12.3%,较2024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从人力产能看,新菁英月均星级人力达1346人,同比增长67.8%,贡献度13.8%(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银质以上高星级人力占比超60%,成为队伍中的“产能标杆”。
2. 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年轻化特征愈发鲜明。 新菁英平均年龄仅37岁,较传统精英(46.5岁)年轻9.5岁;40岁(含)以内新人占比69.4%,远超传统精英群体。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招募策略的精准性(如聚焦30-45岁有稳定职业背景的优才),更意味着新菁英队伍更能理解年轻客户需求,适配未来保险消费市场的主力客群。
3. 金钻占比近半,精英梯队加速成型。 从分档结构看,2025年新菁英中银质、金质、钻石占比分别为58%、32%、10%(合计约100%),其中金钻(金质+钻石)占比49%,接近半数。这一结构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金钻占比均值49%),表明新菁英队伍已初步形成“金字塔”型精英梯队,为后续向顶尖精英跃升奠定了基础。
4. 育成模式验证有效,年轻化培养梯队初现。 对比传统精英(2024年FYC≥12万元的销售人员),新菁英不仅年龄更轻,且产能表现更优:新菁英月均长险件数1.1件、短险14件,传统精英分别为1.1件、14件(持平);但新菁英短险FYC达1876元(传统精英162元),寿代产手续费984元(传统精英226元),多元销售能力更强。这一差异源于新菁英培养体系中“客资深耕+数字化经营”的前置赋能,使其更早进入产能稳定期。
然而,成绩背后亦有挑战。 一是地市发展不均衡,5家单位标保贡献度与人力达成同比均低于全省均值的70%;二是一年资新人转化率仅3.4%,优增优育需进一步发力;三是1-3年资新菁英的金钻占比(55%)低于3-4年资群体(70%),结构优化仍有空间。这些问题提示,新菁英培育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重点突破关键环节的效能瓶颈。
三、培育体系:四维发力,构建全周期成长闭环
针对新菁英的特点与需求,中国人寿构建了“招募-培育-赋能-留存”全周期体系,通过“精准画像、四精一训、三营运作、资源护航”四大核心举措,推动新菁英从“潜力新人”向“行业精英”跃升。
1. 精准招募:明确“新菁英画像”,把好入口关。
招募是新菁英培育的起点。中国人寿通过“基本特征+工作经验+成长测评”三维画像,明确了新菁英的核心标准:
基本特征:78%已婚(稳定性高)、67%本地居住10年以上(资源丰富)、63%年收入超6万元(经济基础扎实);年龄集中在30-45岁(占比超80%),职业以销售、管理、金融从业者为主(适配保险销售场景)。
成长测评:通过智能画像系统,重点评估学习能力(得分5.8)、沟通能力(得分6.4)等核心素质,筛选出具备“高潜力、高适配性”的优才。
入口管控:推行“四面一测”(职场经理、人力岗、支总、分公司四轮面试+智能测评),确保入口质态;同时将新菁英招募纳入主管考核,强化“优增”责任传导。
2. 专业化培育:以“四精一训”为核心,养成职业习惯。
新菁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化能力”。中国人寿提出“四精一训”(精准建库、精准面谈、精准拜访、精准平台+二早管练)的培育模式,推动新人从“经验驱动”向“专业驱动”转型:
精准建库:要求新人每月建库30个客户(A类客户≥15个),并通过“月度建库面谈”动态调整,确保客资质量。
精准面谈:推行“521面谈法”(每日5个客户分析、2个重点跟进、1个拜访计划),结合周/月经营分析会,帮助新人深度挖掘客户需求。
精准拜访:区分“短险客户、生日客户、健康险客户”等类型,匹配“易接洽-二次开发-深度经营”三类策略,月人均拜访20访(金质以上30访),确保客资有效触达。
精准平台:根据客户层级匹配“高端平台、大众平台、战狼平台”,月均2场以上平台活动,推动客户从“接触”到“转化”的闭环。
二早管练:以“620模式”(每月6次生产平台+20访)为基础,强化产品知识、销售技能的日常训练,确保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3. 阶梯式育成:三营运作,覆盖0-3年全周期。
针对新人的不同成长阶段,中国人寿设计了“新锐营-孵化营-卓越营”三营运作体系,实现“潜力挖掘-能力提升-品牌塑造”的阶梯式成长:
新锐营(0-6月):聚焦“有事干”,目标是“举绩、准星、星级”。通过独立职场早会、集中训练,帮助新人快速掌握基础技能,首年达星率超50%。
孵化营(6-12月):聚焦“有质态”,目标是“星级、晋组”。通过月度集训、主题工作坊,强化客户需求分析、保单体检等高阶技能,推动新人在1年内成为“四星及以上”绩优人力。
卓越营(2-3年):聚焦“树品牌”,目标是“连星、高星”。通过季度高峰会、高客经营特训,培养新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其向“钻石级”精英跃升,并储备主管后备力量。
4. 资源护航:四大支持体系,强化长期发展动能。
为确保新菁英“留得住、长得快”,中国人寿构建了“荣誉激励+制度保障+客资赋能+科技工具”的四大支持体系:
荣誉激励:将新菁英纳入基本法考核,设置银质(年FYC3万-6万+3次星级)、金质(年FYC6万-12万+3次星级)、钻石(年FYC12万+3次星级)三档奖励(分别奖励8000-40000元),并配套“星级会员纪念徽章”“年度高峰会表彰”等荣誉,强化身份认同。
制度保障:将新菁英培育纳入公司战略规划,明确“一把手负责制”,要求总、省、市、支五级联动,确保资源投入到位;同时优化基本法,将新菁英成长与主管考核、团队晋升深度绑定,激发管理动能。
客资赋能:建立“蓄水池+悦客”客资池,按“快获客(易接洽)、快开拓(二次开发)、深经营(转介绍)”三类策略分配客资,月人均客资82人(A客42人),为目标达成提供支撑。
科技工具:推广“保单体检”“521分析”等数字化工具,通过NBSS需求导向销售系统,帮助新人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同时上线“粤客号”触达工具,提升客资经营效率(目标月均使用率50%)。
四、执行路径:锚定目标,攻坚克难的关键举措
为确保新菁英计划落地见效,中国人寿明确了“短期冲刺+长期规划”的执行路径,重点聚焦四大任务:
1. 强化客资分配,夯实成长基础。 9月底前完成客资盘点与规则制定,10月起通过标签化系统精准分配客资(人均80个客资、40个A客);同步追踪“孤单A客一面率80%、非A客三面率10%”等关键指标,确保客资有效触达。
2. 聚焦三类人群,突破效能瓶颈。 针对“一年资新人”(转化率低)、“1-3年资新菁英”(金钻占比待提升)、“预达标人群”(下半年的星目标),分别制定策略:
一年资新人:强化“四面一测”招募,优化优增课程,提升入口质量;
1-3年资新菁英:通过“三营运作”重点培育,推动向金钻、钻石跃升;
预达标人群:建立“周追踪、月复盘”机制,针对性补短板(如活动量、客户经营),确保达星目标。
3. 深化三营运作,提升育成质效。 新锐营重点抓“举绩与星级”,通过“每日面访+平台活动”夯实基础;孵化营聚焦“技能与晋组”,通过“案例研讨+实战演练”提升高客经营能力;卓越营着力“品牌与储备”,通过“高峰会+高客沙龙”培养综合型精英。同时,强化营长与辅导员能力建设,通过“季度培训+通关考核”提升其辅导水平。
4. 强化追踪赋能,确保目标落地。 10月重点追踪“预达标人群下半年3次达星”“FYC临界及星级临界人员保底达标”;11月起开展“新菁英大练兵”,覆盖保单体检、521分析等核心技能;四季度实现“新菁英创富训练营、年金险训练营”全覆盖(参训率100%),并增加“差距预警、达标表彰”环节,激发积极性。
结语:新菁英,向未来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从“人力驱动”到“专业驱动”,中国人寿新菁英计划不仅是一次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更是行业转型的缩影。通过精准招募、体系化培育和资源护航,新菁英队伍正逐步成长为公司的“新质生产力”,为队伍质态提升、业务价值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新菁英计划的深入推进,这支年轻、专业、有活力的精英队伍,必将成为中国人寿高质量发展的“领航者”,引领行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