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再调降:产品认知再提升,831冲刺的机遇与挑战
一、引言
2025年7月25日,预定利率研究值正式公布,寿险产品“2%+”时代于8月31日正式落幕,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这一调整不仅是保险行业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首次落地,更是对保险产品认知的一次重大提升。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调整对市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预定利率调整背景
(一)动态调整机制首次落地
2025年7月25日,预定利率研究值正式公布,标志着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首次被触发。此次调整与以往不同,触发机制从窗口指导转变为动态调整,调整幅度超预期,传统险和万能险直接一步到位,一次性下调50BP。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以及监管机构对行业负债成本的严格把控。
(二)市场利率下行趋势
低增长、低利率趋势几乎不可逆转,三大利率指标(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存利率、10年期国债利率)均出现震荡下行。例如,2025年5月,5年期以上LPR再次下调10bp至3.5%,5年期定存利率自2023年以来已降6次,仅为1.30%。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下探至1.6%,突破历史低点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趋势使得保险行业面临更大的利差损风险,预定利率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三)紧急切换周期
此次产品调整和切换仅给予37天时间,远低于2023年和2024年的2个月产品切换期。2025年8月31日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完成切换的最后期限,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和从业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旧产品的切换,这对行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三、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
(一)对保险产品的影响
产品预定利率变化
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降幅达20%。
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从2.0%下调至1.75%,降幅为12.5%。
万能型产品:保底利率从1.5%下调至1.0%,降幅达33%。
产品收益与价格变化
长期储蓄型产品:产品收益下降,复利筹资能力降低。例如,养老金年领取额可能减少20% - 30%。
风险保障型产品:产品价格上涨,杠杆筹资效应降低。例如,重疾险预计涨价10% - 20%。
(二)对市场的影响
保费增量波动
预定利率下调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延缓购买决策,短期内保费增量可能出现波动。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保险市场教育的深入和消费者风险意识的提升,保费收入有望逐步恢复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产品结构调整:保险公司将加大对非利率敏感型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如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产品。
差异化竞争加剧:大型保险公司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维持市场主导地位,中小保险公司则需在细分领域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收益预期下降
保单现金价值可能缩水,养老金领取额减少,消费者需重新审视养老资金储备计划。
产品价格上涨
重疾险和寿险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成本增加,需调整保险规划。
保障意识与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需求增加,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更加突出。
四、应对策略
(一)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优化产品设计与创新
加快产品转型,加大保障型产品和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力度。例如,开发针对特定疾病的专属保险产品、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险产品等。
提升投资管理能力
优化投资组合,合理配置各类资产,降低投资风险。加强投资团队建设,提升投资决策水平,积极拓展投资渠道。
强化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与处置能力。通过风险评估模型,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加强客户教育与服务
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宣传保险知识,解读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念。提升客户服务品质,优化理赔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消费者的应对策略
理性规划保险需求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规划保险需求。在购买保险产品时,综合考虑产品的保障功能、自身风险状况和财务状况。
关注保障型产品
重点关注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的配置,确保自身健康风险得到充分保障。
多元化养老储备
结合多种养老储备手段,如储蓄、投资、房产等,合理分配资金,确保养老规划的稳健性。
五、831冲刺:把握机遇,提升产品认知
(一)把握时机,配置保险
当下是客户“配齐”保险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倾力打造的“双分红”产品。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仅下调25BP,监管要求不同产品间需有差值,调整原则为“合理即可”。保险公司应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旧产品的切换,同时加强客户教育,提升产品认知。
(二)强化销售理念
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
年金险:核心销售理念是为客户提供终身的现金流规划。年金险就好比一个“自来水”装置,每年定时流入,即使今年用超,明年还继续有。养老金的特征是持续、稳定,与生命等长甚至超过生命的现金流。
增额终身寿险:强化财富传承属性,通过杠杆传承和定向传承,实现资产隔离和定向传承。
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
重点关注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的配置,确保自身健康风险得到充分保障。
(三)提升销售技巧
海量告知与邀约
通过泰行销弹屏、泰生活弹屏、每日宣传共振等方式,进行海量告知和邀约。主管家访、电话告知等手段也必不可少。
产品训练与演练
加强产品利益对比分析、核心产品优势解读、产品计划书演练等训练,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
活动复盘与总结
通过活动流程复盘、产品讲解复盘、产品促成复盘等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升销售效率。
(四)活动管理与执行
海量活动
通过三级三类活动,不仅诉求场次,更要诉求客户数量。活动流程复盘、产品讲解复盘、产品促成复盘等环节要落到实处。
基础管理
与行业赛跑,与同业竞争,最终比拼的是基础管理。出勤拉动、高质量早会、海量邀约等基础管理工作要扎实到位。
六、结语
2025年7月25日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公布,标志着寿险产品“2%+”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保险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预定利率的再调降,保险从业者和消费者都需提升产品认知,把握831冲刺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客户教育与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稳健发展。消费者则需理性规划保险需求,关注保障型产品,多元化养老储备,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海量活动与基础管理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在预定利率调整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