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好如何自保宏观经济第一章出口第二章需求第三章房地第四章第五章如何自保宏观经济第一章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宏观经济,用“如鲠在喉”来形容,可能再恰当不过了。宏观经济这就好比一个成年壮硕的人,在差不多饿了三年的时间里,突然被告知可以畅快吃东西了,也不会再有阻拦了,这时正准备大快朵颐好好吃一顿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可能无法进食,甚至进食困难。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么是过去三年的时间里,“饿坏”了身子;要么就是在过去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埋下了身体的隐患。总而言之,今天的宏观济走向,隐隐给人一种不好的预感。
宏观经济有三个特别重要的板块值得我们警惕,第一个是出口、第二个是需求、第三个则是房地产。第二章它承载着国内许多人的就业收入和生计保障,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过去一度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一个环节。但今天,出口颓势下降的实在是太快了。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同比下跌了12.4%,出口同比下滑了14.5%,贸易顺差暴跌20.4%7月份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大降23%,进口下跌11.1%,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顺势缩小了27%7月份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跌39.5%,从欧盟的进口更是暴跌44.1%,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收缩了32.7%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特朗普时代开启的“贸易战”以来,特朗普一直看重贸易顺差,偏执地认为我们多赚了美国人的钱,还夺走了美国人的制造业,当时两国贸易顺差在千亿美元,特朗普几年下来,其实没有多大起色。
但现在来看,如今中美贸易顺差仅仅只有303亿美元,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降低到191亿美元,如今再回顾特朗普时代,一切仿佛做了一个美好的梦。三驾马车,如今至少已经有一驾马车跑不动了。需求三章需求其实就是我们过去提到的内循环,当时就是为了应对欧美的贸易堵截,于是才有了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说法,也就是俗称的内循环。但内循环需要什么来支撑?答案是收入。以我国目前的平均收入水平来看,想要撑起这近十亿劳动力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实属是难于上青天。反映需求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数是CPI,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今年7月份我国CPI再度下跌0.3%,这是自2021年2月以来再度陷入负增长。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下跌4.4%,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十个月下降,这也是自2020年11月以来我国CPI、PPI首度同步呈现下降。一方面消费者物价下降,另一方面生产者价格也在下降,这非常典型的通缩现象通缩其实就是典型的需求不足的体现。 作为消费者,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这也意味着网购、吃喝拉撒以及各种生活成本都更便宜了。但要知道,我们可不仅仅是消费者,与此同时我们还是生产者。
对企业而言,为什么要把产品价格下调?当然是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因为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个时候加上消费者对价格也更敏感,于是价格下跌。但这样,显然也不是长久之计,一定会有企业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而被淘汰,这就是通缩定义中最可怕的事情。企业一倒闭,生产者就不再是生产者,就仅仅只是消费者了。哪怕是大公司,可能也需要降本增效来应对宏观需求减少,当企业都这么做的时候,就会陷入负面循环中去,因为不消费、企业缩减人力开支、人们失业收入减少更不愿意消费。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基于CPI和PPI的跌势,我甚至可以大胆预测,未来数月内的就业情况可能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尤其是青年失业率,这恐怕也会再度让打工人感受到内卷的激烈和残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