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思维——从保险丝、保险杠、保险柜说起梳理保险思维的初衷,有人问保险是什么?虽然已经尽可能地注意浅显和非专业。有没有一种可能,把保险背后的思维逻辑也能说出来。关于保险为什么?着实不好回答。思路的线索是从保险二字开始,“保险”这个专用名词是个舶来品,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是很难理解的。但在淘宝搜索“保险”二字时,除了有保险产品显示,更多的你猜是什么?保险丝、保险柜甚至还有保险杠……上述的搜索页面,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怎么都跟保险关联上了呢?反过来一想,名字里都带了“保险”,在命名时想必都有某种链接吧?那是什么呢?保险丝是为了电流过载熔断保护、保险杠了为了缓冲车辆碰撞冲击、保险柜是为了财产免遭不法的掠夺,这些跟保险一样,我们说都是为了应不用买保险、不用保险理赔,但可以学习保险的思维。就像我们前面提过的一样,保险毕竟可以说是应对风险的“专业选手”。
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面对和处理不确定性。有好的有坏的,有风险也有收益。这与保险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能用到保险的场景寥寥无几。对于风险的认知。关于概率的内容,通过一句“概率论解决随机问题的本质,就是把局部的随机性转变为整体上的确定性”,打开了概率思维的一闪窗户。产品思维模块,这里面的核心一句关于产品,就是给用户提供“确定性依赖”。确定性和依赖,不仅保险产品是这样,也给了解读保险思维新的视角。关于用户思维,没有明确的一个指向。不过,私域就是“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这就是用户思维。而系统思维,是在构思时就写好了模块名,但对于系统应该包含那些主题,其实是没有概念和感觉的。
对于系统的分解、系统的底线、系统的杠杆等等有了逐步清晰的轮廓。确实不得不佩服有心者。譬如in·volution。in,就是“向内”;involution,就是向内寻求改变。进化的英文是e·volution。e,就是外展;evolution,就是向外寻找机会。对抗内卷的唯一方式,也是进化。这样的逻辑,我们没法挑剔。想要拥抱,先要看见。化解意外、穿越周期、锁死趋势,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更好的进化。拥抱规划才能真正的顺势而为。而规划,就需要一种系统思维和能力。 所有能产生结果的,都有一套精密设计并且良性运转的系统。比如一个人好的身材,其实是长期自律的结果;一个人得体而有美感的着装,其实是长期的审美陶冶的产物;一个人的神情和谈吐,其实是学识和性情的产物。所以一个人很自然地展现的一切,是层层叠加、长期积累的系统能力的产物。保险如此、产品如此、个人和组织发展也是如此。系统需要全局视角,需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趋势,需要洞察先机与适应迭代。也就是刘润老师所说的“进化的力量”。
01系统思维还要求有底限,这也是化解意外的必然要求。比如俞敏洪用来支付工资和退换学费的2个亿。02比“找到确定性”更重要的是“成为确定性”。如何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就是看这件事,有没有帮助你“成为确定性”。最稀缺的能力,不是“寻找确定性”的能力,而是“提供确定性”的能力。不是在寻找确定性,就是确定性。听起来多么有道理,可是怎么成为确定性呢?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薛定谔的猫告诉我们存在着熵增的问题。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满足封闭系统,而且无外力维持,它就会趋于混乱和无序。如何对抗熵增,也就是熵减呢?对应的也有两条:保持系统开放和引入外力。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