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现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时期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时期要大。1962-1976年婴儿潮人口在未来5-10年进入老龄化。预计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升至2060年的35%。中国老龄化现状,趋势一: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老年人口数量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位。
1964-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球老人比重从14.8%升至25.6%,相当于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到2035、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分别达3.27、3.93亿,占全球老人比重将分别为21.8%、26.2%。预计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持续增长至2057年4.25亿的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在总和生育率1.0、1.2、1.6的假设下,205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为37.6%、35.9%、32.9%。
中国老龄化现状,趋势二:中国老龄化速度快,未来30多年处于老龄化快速深化期。随着1962-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衰老并进入生命终点,未来30多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快速深化。中国2000年进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的老龄化社会,并且已于2021年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再11年后即2032年前后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从发达经济体情况看,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法国用了126年(1864-1990年)、英国46年(1929-1975年)、德国40年(1932-1972年)、日本24年(1971-1995年),中国老龄化现状。
趋势三:高龄化、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80岁及以上人口将持续增至约2074年的2.1亿,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增长。老年人口分为8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前者健康水平较高,后者健康水平较低。2010-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从2099万增至3660万,占总人口比重从1.6%增至2.6%。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达到4200万,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达到1.18亿。这将严重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祖辈和子代两地分居,子代对祖辈的照顾多来自于经济支持,而生活照护、情感支持等家庭养老保障减少。
中国老龄化现状,趋势四:老年抚养比攀升、少儿抚养比下滑,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为19.7%,所谓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这意味着目前平均5名年轻人要抚养一位老人。假设鼓励生育引起全社会广泛响应,财政支出达到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预计2050年老年抚养比达53.2%,即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承担抚养一位老人的责任。除沉重的养老负担外,中国小孩高昂的养育成本也让年轻人“两头承压”,社会生育意愿不强导致少儿抚养比的下滑,年轻人口规模萎缩,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中国老龄化现状,趋势五: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中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仅处于4000美元的水平,中国在追赶阶段已进入老龄化,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下限水平,但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3.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反观发达经济体,大部分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大约在1万至3万美元。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中国老龄化现状,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这份一万八千多字的通知,对我国“十四五”期间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作出全面的规划,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提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国老龄化现状《规划》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