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单经营的2个误区,看看你躺枪了没买大保单的都是看起来“高大上”的有钱人吗?看起来“高大上”的有钱人一定会买大保单吗?在大保单经营话题上,也许你也会有这样的迷思。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保险大咖总结了大单经营的3个迷思,并分享了3种适用于高净值客户的行销模式。经营大保单前的3个迷思,在大众的意识里,大保单总是与有钱人或负债少的客户画上等号,其实这是一种迷思,事实不尽如此。开发大保单之前要跳出这些迷思。根据保险精英销售心得,总结了3个常见迷思。迷思一:大保单都来自外表“高大上”的高净值客户
根据收入来源,我们可以把客户分成4种人:在谈及大保单的时候,我们通常把对应的客户群定位为企业主和专业投资人等高收入群体。但保险精英认为,这种认知是一种迷思。
在经营大保单之前,首先要明确3个认知:①买大保单的不一定是外表看起来像高净值人士的客户。②高净值客户并不一定会买大保单。高净值人群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买大保单,有些收入不菲③今天的小保单未来也有可能成长为大保单。
迷思二:存越多钱的人,一定越有钱,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不富裕的人往往最爱存钱,假如他们有100元,恨不得存下80元,只留20元零花。但这80元存入银行后,只能得到收益极低的存款利息。而银行却把这笔钱以更高的利息借给做生意的人。而做生意的人把借来的80元变成150元、200元⋯⋯最后,生意人把80元本金及利息还给银行后,还有几十元甚至更多的收益。
由此来看,存越多钱的人,不一定是越有钱的人;而那些负债很高的人,不见得是没有钱的人。因此,爱存钱的人可能不是买大保单的人,负债很高的人反而有可能成为大保单的购买者。迷思三:有钱人钟情的房产就是资产,在大众意识中,房产应当属于个人资产。但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作者罗伯特·清崎提出这样的观点:富爸爸认为,产生收入的叫资产,产生支出的叫负债。按照此观念,如果是贷款买房用于自住或空置,那么在拥有了这套房产后只产生支出,并没有产生收入,因而这样的房产属于负债。但如果房产用来出租,并且租金抵扣房贷后还有剩余,这套房产就能产生收入,才算资产。所以,如果高净值客户有很多房产,因此觉得自己资产丰厚。
从业人员就要进一步确认,这些房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如果这些房产是资产,那客户的确拥有丰厚的资产;但如果是负债,那么客户所面临的债务压力就很大。在适当的时候,要提醒客户未来债务带来的危机和挑战。债务越大的人,越需要大保单的保障。
3种适用高净值客户的行销模式,模式1:棒球式行销,所谓的棒球式行销,就是像打棒球一样,击中球的最佳着力点才能成功飞往目标。高净值客户的最佳着力点不同于普通客户。普通客户担心的是自己发生风险时,家庭该如何为继,但高净值客户在这方面的顾虑较少。他们的着力点往往在于企业经营、税务、资产传承、婚姻风险等问题上。
所以,从业人员要不断掌握高净值客户最关注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深入研究。模式2:圈粉式品牌行销,所谓品牌,就是与同行拉开差距的招牌。经营高净值客户可以利用品牌行销,这要求从业人员主动塑造自身魅力,去吸引你想经营的高净值客户。比如,你在税务方面很精通,或者在资产传承、信托、企业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或已经形成有品牌影响力的财富沙龙,给予客户专业且高端的服务体验。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