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下如何购买保险,创新 卓越 合作 共赢,通胀成了后遗症,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给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又蒙上一层阴影。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22年,俄乌冲突将导致全球通胀上升3%,俄罗斯通胀飙至20%以上。全球经济将萎缩一个百分点,减少约1万亿美元。正穿越新冠疫情这条幽暗峡谷的世界经济,还需闯过地缘冲突这段黑漆漆的隧道。
通胀,成了两次“黑天鹅”的最强“后遗症”。通胀成了水里摁不下的葫芦2020年起,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各国开始“直升机撒钱”。如今,恶果已经显现:欧美各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早就站上峰值,土耳其等国的货币体系更是直接崩溃。现在,地缘冲突再度阻塞供应链,不断刷新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通胀成了水里摁不下的葫芦,风中止不住的经幡。这水,正是各国为应对新冠疯狂印出的钞票;风,也是被疫情和战争打乱节奏的风向。
中产阶级空前焦虑值得警惕的是,“水”也会随着跨国贸易向中国灌入。最近我们总听说涪陵榨菜、海天酱油、恰恰瓜子、旺旺牛奶、香飘飘奶茶等等产品接二连三地涨价,却从未听闻有谁涨完后又降回来的。这一切,让“中产”空前焦虑:我一边“996”拼命攒钱,通胀又悄无声息地让普通人交了“铸币税”,购买力下降,财富也在缩水。就好像有个大手,用一把钝刀,慢慢收割我们的钱包。当保险遇上通胀于是,当把通胀和保险两个名词放在一起,一个“灵魂追问”就产生了:物价在上涨,通胀在稀释保额,保单未来的购买力还能有几成?的确,保险消费有它的特殊性:大家的保费交的是人民币,而一旦出险,保额也是用人民币来兑付。但未来的保障额度,是根据当下的物价水准制定的,二者的时间差,可能要隔几年到几十年。
所以,在通胀预期下,真的不该买保险吗?医疗:通胀拉锯战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绝对可以称之为富贵人家,那时每瓶茅台只要11元。而现在,茅台单价涨到两三千元,很多人的月薪也能达到1万元。不过,这并非我们所讨论的通胀,这是经济水平的提高。
通胀不是一般的物价上涨,而是以货币贬值为基础,一个国家主要商品的价格普遍、持续、不可逆地上涨。盯住通胀,是各国央行的头等大事。现代国家都定下了理想通胀率水平,美国是2%,中国是不超过3%。过了这个刻度,央行就要调整自己货币政策,给市场降温。
自己的保额会不会“不值钱”了呢,但没有一点通胀的经济,又会变成一潭死水,甚至滑向更可怕的通缩。
因此,稳通胀与求增长之间,存在一场高难度的拉锯战。同样的“纠结”,也存在于保险和通胀之间。担心保额被通胀,有一个基本前提:我现在交的钱,与未来保额的购买力产生了较大差额。这种担忧在重疾险等长期险种上尤为突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现在买了重疾险,但几十年后,自己的保额会不会“不值钱”了呢?2022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
关于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的趋势,怡安集团发布的《2022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中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全球的医疗成本将保持7.4%的增长水平。这个数字,已完全超过了CPI水平。那我们的医疗险、重疾险还有没有买的必要呢?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