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都在为钱忙活,但是忙到最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我们从钱给生活所带来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讲,人挣的钱就是为了花,花钱的目的是让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理财行为都是为了保证有钱花,花钱又分为现在有钱花,预期的不太长的时间内也有钱花,以及很遥远,远到不能预期,在不能挣钱的时候,也仍然有钱花。
所以你会发现,人在这一生中要想都能过得很幸福,就要让手里能花的钱充足,从这个角度来讲,理财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不管用融资手段去解决,还是自己赚钱去解决,其实都可以,只要你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可以。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告诉客户,一定要把钱存起来,为养老去储备。大家要记得:我们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沟通,我们要从微观入手,从生活实际去沟通。我们要思考年金的生活意义,年金和生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生活本身又是什么?
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富强起来了,人民也幸福了,但不可以回避的是人民之间仍存在贫富差异,收入的结构性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来谈。第一种是低收入客户,如果客户靠劳动赚钱,仅仅能够解决生存问题,那我们就建议客户先不要理财,应该好好的关心国家福利,了解社保政策、普惠保等,这些都应该配置上。还有现在零工经济特别多,不仅仅是送外卖的没有社保,以后连很多白领都没有社保.
因为很多人成为了自由职业者,所以我们也要关心国家对于这个群体,提供怎么样的保障,建议他们把自己放在保障体系里面去。所以对于靠体力挣钱,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好,或者在生存边缘的客户,要让他们首先去了解社会福利。
第二种是中产客户,中产客户现在要处理的是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的问题。如果现在直接告诉客户让他把钱存养老金,客户会想我现在还没过好,就要把钱存养老金。所以我们要从对等的角度跟客户说,告诉他们既要把今天过好,也要把未来过好。
要把今天的生活过好,也就是解决现期消费的问题。这就要讲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最基本的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大家今天吃好、喝好、玩好、运动好、睡好,第二天的人力资本就恢复了;今天熬夜、减肥,第二天的人力资本不会恢复,不能精力充沛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是人力资本的透支,是在消耗。
从这个角度,对中产或者对富人来讲,首先要解决现期的人力资本的恢复问题,科学吃饭、科学锻炼、科学睡眠,这些都做好才代表你对自己是投资行为,没做好就是在消耗。所以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要告诉客户要想未来能挣到钱,今天要先把钱花好,让自己人力资本充分恢复,具备赚钱的能力。
把未来过好,也就是解决远期消费的问题。首先向客户提一个问题,引起共鸣,要把今天过好,就要做到不节衣缩食,不消耗身体去节约,这样的话,未来可能剩下的钱就不多了,那怎么才能够让未来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一样,甚至应该越过越好呢?
接着引导客户思考,要想未来生活水平提高,就需要让钱增值,让剩下的钱将来也要保证今天的生活质量,让今天的生活消费能够持续,尤其是在以后不工作的时候还能持续,如果想生活更好的话,就要增值更多。要增值就要投资,越是长期不用的钱,越能为你远期创造价值,投资就要经受风险,必须要做高风险性的投资才能够让资金增值。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