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来政府的养老口号变化,不少人还是把养老寄托在政府身上,指望以后靠政府发放的退休金养老。这要是放在以前,基本没问题,但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先来看看最近几十年来政府的养老口号变化吧: 最近几十年来政府的养老口号变化,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2018年:赡养老人是义务,推给政府很可耻。 一系列减轻养老负担的配套措施,就在这两年,政府还紧锣密鼓推出了一系列减轻养老负担的配套措施:延迟退休、开放三胎、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政府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内,对养老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还要从养老体系以及人口结构两个方面讲起。 以前的养老体系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国家以前的养老体系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是你在哪个单位上班,那个单位就要完全为你的养老金买单。更关键的是,你也不用缴纳任何保险费用。而且那时候的养老金待遇不低,大约是工资的50%~70%。
养老保险的给付是终身的当时覆盖养老保险的企业主要是国企,国企归国家管,所以也相当于是国家养老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但养老保险的给付是终身的,也就是员工活多久,就领多久,所以渐渐地,养老成了国企的一个累赘。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退休人员变得越来越多,有些企业的退休人数甚至超过了在职员工,养老压力变得十分沉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1978年时,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比例是33:1,到了1990年,比例变成了6:1。 恰逢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当时恰逢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很多企业面临改革和重组,但是国企由于养老负担重,没有投资者愿意接手,同时因为国企养老本质上是国家在养老,等于国家的包袱也很重。 政府来养老变成了政府帮养老于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政府来养老变成了政府帮养老。 首先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把非国企的员工也纳入进来,因为非国企存在大量的年轻员工,可以减轻养老负担。 不仅是企业要承担养老,其次不仅是企业要承担养老,个人也要交一部分。企业缴纳的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这部分采用现收现付制,也就是拿年轻人缴纳的保费赡养同一时期退休的老人,个人缴纳的进入个人账户,采用基金制,等于说国家帮我们把钱存起来,等退休再发。除此之外,还参考世界银行的建议,设立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也就是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空账问题
由于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是混在一起管理的,所以有关部门便利用“混账管理”的便利,挪用了我们个人账户的钱去养现在退休的老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空账问题。 所谓的空账,就是账户上虽然显示有数字,但是实际是没有钱的。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才是真正加重国家养老负担的原因。如果想让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持续下去,要么就是年轻人和老人的增速保持一致,要么就是经济发展又快又好,万一年轻人的数量少于老年人,由于年轻人的收入提升了,他们也能承受更高的养老保险保费。但,问题就来了,我国人口和经济增速都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