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准备,那要怎么准备,准备多少呢?这真的要好好算一下数了。基本生活、品质生活
一线城市:千万养老并不夸张,活得太久,钱不够花,活得太潇洒,钱不经花;年纪越大,花费项目越多,衣食,住行,娱乐,医疗,看护等等,光吃饭这一项:20年后,一线城市每顿饭60元60元*3餐*365日*30年*2人=3942000元。还有其它……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钟伟 先生在杂志文章中称一线大城市居民退休预备1000万元恐怕也不够……衣食住行,这仅仅是吃!养老风险 认知缺失 > 危机遍地,第一个“长寿化+老龄化+少子化”时代(颠覆过去价值观)危机渐近,准备缺失、严重滞后:养老金准备(三支柱比例失衡)、养老设施&服务(严重不足、滞后)养老金管理:预见(科学精算) > 准备(早开始,不中断、保安全、保增值、防侵占) > 实现(终身、足额、持续、刚性、被动)为何在国内养老规划如此严峻,主要还是认知的缺失,导致危机步步逼近。目前我们是处于第一个“长寿化、老龄化、少子化”的时代,过往固有的观念和经验都用不上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一个,基本养老金(社保)目标是人员全覆盖,2018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9.4亿人,累计结存基金5.8万多亿元,“全覆盖,保基本”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企业年金,截至2020年末,全国有8.74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388万人,累计结存基金近1.48万亿元。无论是参与企业、参加职工,还是基金规模,都呈逐年增加趋势。第三个,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覆盖面所占比例比较小,空间较大。三大支柱比例失衡造成的结果是,多数人退休后主要收入只能来自基本养老金。近10多年来,我国不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基金收支的压力也在凸显。当前,结构性问题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主要矛盾。2018年末,全国60周岁以上人口为2.4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9%,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9%。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一个深层影响,就是养老保险的抚养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缴费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多了,这自然会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养老形式严峻——传统方式难中国传统养老理念完全可靠吗?社保养老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在逐年降低,已由 2001 年的 73.2%下降至 2014年的 43.1%基本水平,广覆盖,“保” 而不“饱”。中国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1960年-1975年间出生人口)人口接近 3.5亿人,这部分人口将会在未来五年开始逐渐进入退休年龄。由于大量人口将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者变为领取者,抚养比将快速下行, 预计养老金替代率将承压继续下行。2030年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预计低于30%。银行利率持续下行,难以抵御通货膨胀,银行储蓄存取灵活,难以专款专用。养儿防老,子女是否孝顺?养儿防老,子女是否有钱?
养儿防老,子女是否顾上?倒金字塔家庭子女压力山大!用现在的小钱去规划未来生活必须花的大钱!用一步一步的规划轻松迎接优雅的晚年!用确定的现在去锁定不确定的未来!
怎样规划?养老金规划就是一种自我赠与,年轻的你赠予年老的你。今日的幸福源于昨日的努力,明天的幸福源于今天的规划和准备。感 谢 聆 听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