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金本位”的废除,黄金早就不是货币了。先不论这是人为阴谋,还是历史规律,你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至于黄金在流通中的残余作用——比如我用黄金去购买商品,比如我用金币去缴税——这是因为黄金纵然不是货币了,但其作为商品,依然具备价值。请你不要以为,黄金这依然残留的价值,是“货币属性”赋予的,这只是“商品属性”赋予的。是任何商品都有的。所谓“保值”就是“保住购买力”,它的大环境是纸币的不断贬值。“保值”绝对不是黄金特有的,在纸币不断贬值的环境下,任何商品对纸币都是不断升值的——都是保值的。说黄金保值,只不过是说,黄金比较其他商品更“保”,因为。黄金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更稳定.因为铜币的废除。
已经很久远的历史,大概晚清倒台,铜币就已经绝迹于中国的经济生黄金保值的逻辑-金本位与否附加说明,面对金本位废除后,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纸币滥发、黄金保值等现象,也进一步促使黄金作为货币的观念,难以磨灭。但历史辩证地看,恢复金本位,跟辛亥革命之后帝制复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后者,民主共和深入民心,帝制复辟只能昙花一现;而前者,黄金保值的思想深入民心,金本位复辟仿佛众望所归。铜也是曾经的货币,现在也一样有价值,甚至还有融通手段,为什么没人说铜是货币?过去100多年—时间换来了深入民心。为什么有宋鸿兵等人呼唤金本位的恢复?
1971年金本位的废除,不过40年。黄金2000年来货币之王的地位,不是40年的时间就能平息。人们从思维习惯上,接受黄金是货币比接受黄金不是货币要容易得多。黄金现在的“保值”与一定的货币融通效果,是一般商品都具备的“商品属性”.黄金因其稳定的物理性质,使其在“保值”方面比其他商品略有优势。至于货币融通效果,在现代抵押贷款的金融制度下,任何有价值的商品,都能通过抵押,获得贷款,体现融通效果,并非黄金独有。货币是社会财富(商品与劳务)的“凭据”,用于个体之间的贸易(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在这里,是不讨论货币的形式,假定货币的量是恒定不变的,这会产生什么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富增加,而货币量不变的话,必然使到每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上升—因为货币对应的财富量增加了。而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上升。
展现在物价上,就是物价的下降—因为钱更值钱。这样首先导致一个问题,小额交易无法进行。这样的货币,不但非常保值,而且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会不断升值。这会出现一个问题—制约生产力!因为你完全不用劳动啦!你只要拿着货币,拿着黄金就好了!你等人家生产,等社会财富增加,到时你手上的货币购买力自然随之升值,你自自然然就分享到社会进步、财富累积的好处!这样一来,就跟我们建国初期的“共产主义”“农民合作社”没什么两样——吃大锅饭。大家都倾向于持有货币,都等他人生产,自己坐享其成。所以存量固定的货币,是不能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财富不断累积的社会,这会造成“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货币购买力上升——导致生产商品的人无利润可言,而不生产只管持有货币的人却瓜分社会财富——这是一种制约生产力,把经济推向萧条的货币制度。金本位不能恢复-不能实现货币属性黄金是一种自然矿物,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黄金存量基本就固定了,但人类的社会财富在数千年来,是不断生产与累积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