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周期下分红险的市场定位、机遇需求与突围之道
引言:时代的分水岭
2025年,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上。利率持续下行、资管新规彻底落地、居民财富观重塑、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所有信号都在指向一个事实:以“刚兑+高收益”为核心的旧理财逻辑已彻底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低利率+浮动收益+长期配置”的新范式。在这一背景下,分红险——这一曾被视为“保守”的险种,却意外成为连接保险保障与居民财富管理的“唯一桥梁”。三个核心问题:
新经济周期下,分红险为何成为“时代之选”?
客户需求发生了哪些本质变化?
保险公司如何完成从“卖产品”到“卖配置”的范式革命?
一、看过往:棋至中盘再抉择
1.1 分红险的“三次起落”——一部浓缩的保险业进化史
2000-2008年:利差益黄金期
预定利率高达2.5%-4%,保险公司通过协议存款、高息债轻松获取6%以上投资收益,分红险以“保底+分红”双重优势横扫市场,年增速一度超过50%。
2009-2017年:理财型保险狂飙
银保渠道崛起,趸交高现价产品泛滥,分红险被包装成“3年回本、5年超定存”的类理财产品,规模突破万亿,但也埋下“长险短做”的流动性隐患。
2018-2023年:监管纠偏与价值回归
134号文、19号文、资管新规相继落地,刚兑打破、净值化转型,分红险因“浮动收益”特性被重新正名,但销售端仍沿用“高演示、高返本”的老话术,导致客户预期严重错位。
1.2 历史镜鉴:三条铁律
任何把分红险当固收卖的公司,最终都付出了利差损代价(如某头部公司2016-2020年累计计提分红特储超400亿)。
客户对“保本”的执念远超想象——2022年全市场分红险退保中,78%是因为“分红低于演示”。
销售逻辑必须随资产端变化而迭代——美国寿险业在2008年后将分红险定位为“家庭资产负债表压舱石”,而非“高收益替代品”,才避免了大规模退保潮。
二、看大势:顶层设计再定位
2.1 宏观环境:险企的新使命——从“资金搬运工”到“耐心资本运营商”
利率下行不可逆
2024年11月储蓄国债利率首次破“2”,三年期仅1.93%,较2019年下降207BP。保险公司新增固收资产收益率已低于负债成本线(传统险3.0%预定利率)。
监管导向明确
《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将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纳入“中长期资金”统计口径,享受税收优惠、偿付能力折扣等政策红利。
耐心资本制度落地
截至2025年Q3,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额度已达1620亿,其中鸿鹄基金、国丰基金、久盈基金三大平台明确将“分红险账户”作为优先级资金来源,要求“分红策略必须与客户长期利益绑定”。
2.2 监管政策:三道红线重塑行业
表格
维度 传统险 分红险
预定利率 3.0%(2023年8月已下调) 2.0%-2.5%(浮动)
偿付能力占用 100%(高保证) 70%-85%(分红平滑机制)
考核周期 当年ROE权重70% 三年周期ROE权重≥60%
资产配置 以固收为主 可增配权益、REITs、PE
结论:分红险成为唯一能同时满足“监管降利差损、客户要保底、公司要资本效率”的三全之选。
三、看需求:重塑经营破与立
3.1 破刚兑:客户要的不是“高收益”,而是“确定的不亏本”
数据洞察
2024年居民存款余额突破150万亿,但定期存款占比从2019年的65%降至2024年的48%,大量资金转向“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短债基金”组合,反映出国人对“刚兑”的依赖并未消失,只是从“高收益”转向“高安全”。
保险的独特性
分红险通过“保证利益(2.0%-2.5%)+分红利益(0%-4%)”的设计,成为唯一合法合规的“保本浮动”金融工具,填补了资管新规后的市场空白。
3.2 降利率:客户要的是“跑赢通胀”,而非“跑赢股市”
收益预期调查
2024年麦肯锡调研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对2025-2030年理财产品的合理年化收益预期为4.8%-6.2%,但可接受的最大回撤仅为3%。这一需求区间与分红险的历史分红实现率(4.5%-5.5%)高度吻合。
竞品对比
表格
产品类型 近5年年化收益 最大回撤 保本属性
银行理财产品 3.2% 2.1% 不保本
短债基金 3.8% 1.5% 不保本
分红险(演示) 4.5% 0% 保本
3.3 论产品:客户要的是“透明”,而非“高演示”
分红实现率披露革命
2024年起,监管要求所有分红险必须逐产品、逐年度披露分红实现率,截至2025年10月,已有87家公司披露2020-2024年数据,平均实现率为93.7%,其中头部10家公司连续5年≥100%。
客户沟通话术升级
旧逻辑:
“这款产品过去分红5.5%,未来也差不多。”
新逻辑:
“我们拿30%保费买国债给你2%保底,剩下70%买高股息股票、REITs,赚到的钱先分你70%,再留30%做平滑,过去5年最差一年也分了4.2%。”
四、看突围:从“卖产品”到“卖配置”的范式革命
4.1 负债端:产品设计的“三三制”原则
30%固收打底
匹配国债、地方政府债、高等级金融债,确保分红特储≥账户价值5%,以应对2027-2029年可能的利率二次探底。
30%权益增强
通过中证红利指数+公募REITs组合,目标股息率≥4%,历史回测显示该组合年化波动率仅8.7%,远低于沪深300的22%。
30%另类突围
参与保险私募基金、Pre-REITs、新能源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获取6%-8%的超额收益,但单项目占比不超过账户净值3%,确保流动性。
4.2 资产端:建立“分红险专属投资池”
组织架构
设立分红险投资专户,与传统险、万能险物理隔离,单独核算、单独记账、单独披露,避免“好资产被其他账户挪用”的逆向选择。
考核机制
引入**“三年滚动夏普比率+客户分红实现率”**双维度考核,投资经理奖金的40%与分红实现率挂钩,倒逼其放弃“短期排名”思维。
4.3 销售端:打造“家庭资产四象限”配置模型
表格
象限 工具 功能 分红险角色
要花的钱 活期+短债 3-6个月支出 0%
保命的钱 重疾险+医疗险 高杠杆保障 0%
保本的钱 分红险+增额寿 教育/养老刚性 50%-70%
生钱的钱 基金+股票+投连 长期增值 30%-50%
话术示例:
“张先生,您这100万,我建议30万放分红险做教育金打底,年化4.5%,18年后确定有60万;剩下70万我们做基金定投,搏8%收益。这样最坏情况孩子上学也不受影响,最好情况能多赚一套房。”
4.4 服务端:建立“分红账簿”透明工程
客户端APP
每年7月1日自动推送**“分红账簿”**,展示:
①当年分红来源(利息、股息、资本利得);
②账户投资池TOP10资产;
③分红特储余额;
④未来三年分红压力测试。
代理人端工具
开发**“分红险对比器”,一键生成与大额存单、国债、理财产品的税后收益对比图**,解决“客户嫌收益低”的异议。
五、国际经验:低利率时代的“他山之石”
表格
国家 负债端应对 资产端应对 客户沟通策略
日本 预定利率从6%降至0.5%,推出“最低保证+超额分红”产品 增配海外债券、J-REITs,权益占比提升至25% 强调“保障+长寿风险对冲”,淡化收益
美国 开发“Indexed Whole Life”,挂钩标普500分红点 一般账户债券久期延长至12年,信用下沉至BBB 用“家庭遗产规划”替代“高收益”话术
德国 保证利率降至0.9%,推出“Profit Participation” 增配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另类占比35% 透明披露“参与盈余”计算方式
启示:
负债成本必须市场化——中国分红险预定利率仍有1.5-2.0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权益投资是分红提升的唯一路径——但需通过**“高股息+低波动”**策略降低客户感知风险;
透明披露是信任基石——德国家庭持有分红险保单期限平均达18年,核心在于**“每年股东大会详细解释分红来源”**。
六、未来展望:2025-2030年分红险的“三大战役”
6.1 产品战:从“保底+分红”到“分红+期权”
2026年有望试点“分红险+雪球期权”组合,保底1.5%,挂钩中证500指数,若3年指数不跌超20%,客户可获8%一次性分红,预计可吸引2000亿存量理财资金。
6.2 渠道战:银保、个险、经代“三足鼎立”
银保渠道:工行、建行已启动**“分红险蓄水池”**项目,2025年Q3银保新单中分红险占比首次突破50%,预计2027年将达70%。
个险渠道:“分红险+重疾险”组合计划成为新人开单利器,件均保费提升至3.8万元,较纯保障计划提升220%。
经代渠道:独立理财师成为最大变量,他们更倾向销售**“可解释、可追踪、可对比”**的分红险,而非“演示收益高”的万能险。
6.3 品牌战:从“卖保险”到“卖耐心”
行业口号升级:
旧口号:“买保险就是买保障”
新口号:“买分红险,就是买国运的长期复利”
客户教育:
联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推出**“家庭耐心资本指数”,每年发布白皮书,将分红险持有期限、分红实现率、客户满意度纳入衡量标准,打造“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压舱石”**心智。
结语:与时代共舞
达尔文曾说:“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分红险的二次崛起,不是简单的产品切换,而是保险业对低利率时代、净值化时代、老龄化时代的集体回应。未来的竞争,将不属于“谁收益高”,而属于“谁能在透明、长期、稳健中与客户建立利益共同体、信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当2030年的钟声敲响,我们或许会惊喜地发现:
那些今天选择用分红险与国运绑定的家庭,已悄然完成了财富的代际传承;
那些率先完成“卖配置”范式革命的险企,已成长为真正的耐心资本巨头。
时代从不辜负每一个提前出发的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