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分类?不同职业如何配置保险?前言很多朋友在保险产品时经常会在“职业类别”这个选项上“卡壳”。因为不少产品的投保须知中会有这样一句话“被保险人仅限1-3类职业人员,若被保险人从事4类及4类以上职业或拒保职业的工作,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那么,自己从事的职业到底算几类职业,到底能不能投保?什么是职业分类?通常,保险公司会把常见职业按照危险程度分成6类,其中,1-3类为低风险职业,4类为中等风险职业,5-6类为高危职业。此外,还有一些特别高风险的职业(7类、S类等)。
不同的保险公司对于同样职业也会在细节上有些许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按照以下区别:指的往往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族或内勤人员,如公务员、前台、会计、文案编辑、设计、教师、律师、程序员等,因为他们很少有外出机会,工作环境比较稳定,所以风险相对较低。2类职业:指因工作原因偶尔需外出办事的岗位,如导游、推销员、业务员、清洁工人等,虽然会有外出,但风险比较低,当然,比1类职业的盆友风险要稍高那么一丢丢。
什么是职业分类?3类职业:指的是在外工作时间较长,外出频次很高或涉及部分机械的职位,如维修工人、农业牧业工人、地质探测员、小客车司机等,他们外出频率较多,所以风险发生概率比1类、2类职业高一些,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又相对安全,从整体来看,这些职业风险发生概率还是处于比较低的范围。4类职业:指的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职业,包含体力劳动或经常操作机械的工种,如电工、中小型货车司机、水电工、铁路维修工等,这类职业工作性质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安全风险自然较高。
什么是职业分类?5类职业:指的是职业风险较高的工种,如油井工人、高空作业工人、电力作业工人、现金押解员等。您看看您看看,又是高空、又是电、油井、矿洞之类的危险环境,风险发生概率自然高一些。6类职业:指的是危险系数较高,有时甚至会危及到生命的工种,如伐木工人、钢骨结构工人、高空焊工、楼宇拆除、消防员、赛车手、地下采矿工人、隧道工程建设人员等,这些职业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较高。
什么是职业分类?S类职业:超高危职业,从事这类职业的往往会被保险公司明确拒保,如爆破工、远洋船员,潜水、爆破工作人员等虽然这些投保很困难,但也不要难过,后面会列举适合这类的投保方式,可以接着往下看。为何需要进行分类?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保险公司“歧视”某些工作,而是因为不同职业的人群所面临的危险程度有着天壤之别。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对于面向普通大众类的产品,往往会选择排除中高风险职业人群,这样就能大幅降低保费,让更多人能以更优的价格获得较好的保障,普惠大众。
而对中高风险职业人群,则通过单独推出高危职业保险或提升保费方式为他们承保。其本意是通过排除高危职业所涉的高风险情形,从而降低自身的保险风险或者通过职业分类设置不同的加费费率,以达到保险的公平原则。不同职业该如何配置保险呢?一般来说,意外险对于职业要求最高,关系到被保人能否顺利投保;医疗险对于职业要求相对宽松,但也可能在理赔时产生影响;重疾险、寿险的保费和保额会根据被保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1、意外险意外险是以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死亡、伤残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意外险保障的是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因意外而导致的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和意外医疗。一般来说,1-3类职业人群在投保意外险时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保费正常,4类和5类职业人群在投保意外险时会有一定的要求,保费可能会根据被保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加。
6类职业人群往往很难投保意外险,对于此类职业危险系数较高的人群,可以选择购买特定职业意外险,当然这类保险保费普遍较高,需要有充足的资金。2、医疗险医疗险是以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也就是给大家按一定比例报销看病费用的保险。一般来说,医疗险对被保险人的职业类别的要求没有意外险那么严格,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要求,医疗险的职业要求一般是1-4类,从事高危职业或参加高风险运动的人群通常是不能参保医疗险的。当职业类别发生变化时必须要向保险公司提出变更申请,职业类别变化会直接影响保单风险等级变化,如果被保险人没有及时向保险公司提交变更申请,将可能影响理赔额度。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