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富裕人群的保险,你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经营中国富裕人群的保险,是这几年黑猫都在研究的行业课题。一般把年交保费100万,或者保额3000万以上的保险定义为富裕人群的保险。这类保险客户,对于重疾医疗意外这类保障需求度并不高,而更关心保险的功能性,尤其是资产的安全性。01. 两个观点,这几年法商很火,很多人认为从法律角度能找到切口,进入客户深层次需求圈,挖掘需求,从而做到大额保单的突破。结果证明,法律思维或许是对的,但是很难撬开客户的隐私,无法触及那些被深藏着的焦虑。超高净值客户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信任度,远没到可以深层次KYC的地步。当你很尬地在客户面前摆弄尖刀的时候,换来的往往是客户防备性的退缩和疏远。从数据来看,大额保单出现频率最高的依然出现在保险公司。客户保费件均最高的位置,长期被私人银行霸占。保险中介对于高净值客户似乎吸引力不大,中产客户成为了主要目标群。这就说明,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对于保险的信任,本质上是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大于对保险从业人员的信任。很多从业人员会认为,客户对于保险公司品牌的关注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保险公司本身的安全性又是相对较高的,客户既然可以把钱存入中小银行,为什么不能选择在中小保险公司买保险?诚然,越来越多客户已经接受了那些二线保险公司品牌,但是依然会有很大的顾虑,来自于保险的长期限性和部分产品的收益不确定性。这一点在短期内应该很难改善,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挑战更大。
02. 五项能力,那么,言归正传,这种格局之下,想要做大额保单的持续突破,从业人员本身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第一,顾问式营销思维。超高净值客户的周围,长期盘踞着各式各样的金融从业人员,银行、券商、保险、财富管理机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等,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因此,在客户立场上必须找对位置,坐在客户身边的顾问,远比客户对面的销售,成功率更高,因为客户身边的顾问少,销售却是一大堆。金融产品比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销售难度本身就大不少,更何况是更长期的保险产品。第二,拥有足以影响客户决定的引导能力。首先我要强调,对于大部分超高净值客户来说,他们习惯了自己做决定,我也不赞成顾问去替客户做决定,未来的模式一定是客户参与决策,并且真正意义上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其次,面对大部分有决策能力的客户,顾问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影响力则是客户关系、专业度、逻辑能力等的综合体。第三,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不仅行业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客户的问题迭代也很快,原因是客户对于行业本身的认知在不断变化。就保险而言,最近五年客户对保险的友善程度明显好转,虽不一定明白为什么要买保险,但总觉得“买一点没错”,这也就导致了高净值客户聚集的私人银行,保费来得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专业顾问来说,就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去支撑和客户多维度的沟通,如果仅仅是就着保险谈保险,那么三言两语过后,你们就将面临不知所措的尬聊,距离感一旦拉开,成交率自然会下降。我常问小伙伴,如果你面前坐着一个身价10亿的客户,你和他聊什么?结果基本都是一脸懵。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