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 , 到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结合宪法宣传日,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2021年“宪法宣传周”一、新中国宪法的变迁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宪法。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在成文前,全国共有1.5亿人参加了对宪法草案的讨论。宪法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继续开展阶级斗争”。它对国家机构的规定极不完备,例如规定不再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席位。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但仍受“文革”较大的影响,肯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坚持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为指导思想。现行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在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新中国宪法的变迁,七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增加规定,“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宪,作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修改。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载入宪法。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财产权、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公民的平等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生活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申诉、控告、取得国家赔偿权、取得国家补偿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 5、依法纳税公民的基本义务三、国旗、国歌、国徽关于国旗《宪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法》规定: 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在场人员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或者按照规定要求敬礼,不得有损害国旗尊严的行为。不得升挂或者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不得倒挂、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损国旗尊严的方式升挂、使用国旗。不得随意丢弃国旗。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回、处置。大型群众性活动结束后,活动主办方应当收回或者妥善处置活动现场使用的国旗。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