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60岁以后,就基本上不能通过工作来赚钱了,晚年的生活费用主要来自年轻时的积累。“养儿防老”这句话现在已经过时了,如果儿子不“啃老”就已经是你的造化。因此,你要想晚年生活无忧,就必须提早做好准备……
----刘彦斌
社会现实:啃老现象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不常看望老人将违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子女照顾老人却需要法律来要求,这是对“靠子女养老”的讽刺
由法看社会
难题一:最怕老人生病
难题二:房贷、车贷“压力山大”,养老人力不从心,尽一半80后尚需父母资助
难题三:大城市生活,照料异地父母更难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尽迹
?的老人无人照顾
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着无人照料、情感难有寄托、生活孤独的困境。
孤独老人如何养老
“三无”生活,使空巢老人陷入孤独、失落、抑郁、无助的情绪中,出现所谓“空心焦虑症”,进而加剧衰老,直至由心理疾患演变为生理病痛,最终被击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供客户内部使用,版权归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擅自向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传阅、引用、复制和发布报告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26
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其它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
前提条件1:老人拥有对房子的独立产权;
前提条件2:独立住房,保证房屋的出租或抵押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
养老期
前养老期
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获得房屋产权,还清全部贷款本息。
将住房产权抵押给金融或保险机构,
金融或保险机构根据房屋的品质和价值进行评估,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数额的养老费用。
金融或保险机构对房屋的产权进行处置,以弥补前期支付款。
27
以房养是什么?
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现有养老体制难以承受之重
“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现象存在
“以房养老”应需而生,作为养老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盘活社会沉淀资产;
实现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
促进金融工具创新;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代际关系。
28
以房养老由来?
为缓解老龄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些国家纷纷试水,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
专有“倒按揭”贷款
美国国会认可,联邦政府保险的“倒按揭”
62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专门的倒按揭公司,每月领取生活费,具体数值同房产的价值和该机构对此人的寿命预期相关。
美国大约90%的“倒按揭”贷款属于此种类型
由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
由美国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办理,有固定期限,而且老年住户须搬移住房及实施还贷计划后才能获得贷款
由不同公司推出,根据客户群分类有一定的差异性,贷款对象资格无需政府认可,属个人理财产品。
发放贷款机构与住户共同享有住房增值收益,但放贷款机构要求保留住房资产的25%-30%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
美国“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的基础条件:
一、拥有产权
二、独立住房
三、家境适中
四、地价较高
五、需要强调的是,房屋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方式尤其适合有独立产权房的、没有直接继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
以房养老适合谁?
市场有冷有热,房价、房租有高有低!
金融机构犹豫不决,“倒按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即使孤寡老人也很少愿意将奋斗大半辈子的房屋抵押!
受70年产权限制! ……………
以房养老要三思
内地多城市已自发尝试以房养老,目前尚无成功案例。据凤凰网14日在上海针对“将房屋抵押出去,换来养老资金”的主题调查显示,100名60岁以上的受访老人中73人明确表示“不接受”。
以房养老,儿子同意吗?
70年房屋产权引顾虑
如何让民众信任“以房养老”
70年后房子还是你的吗?
广州金融学院周建波说,如果中国像德国那样,20年来房价都非常稳定那是没问题,但国内未来五年的楼市都不好说,一旦楼市崩盘,房价大跌怎么办?金融机构也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房子永远都值钱?
事实上如果我国社会养老体系无法改革和完善,任何关于“以房养老”的探索都显得无关痛痒。
以房养老前景迷离
“以房养老”条件“苛刻”
与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不符
社会对70年房屋产权的顾虑
房产价格不稳,存在波动
以房养老的困境
现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4年11月24日
摸清家底.为财税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数据。
信息联网,准确把握财产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以房产税替代地方融资平台.成为地方主要收入来源。不再以土地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超过面积的住房缴纳税收,房产可能将不再是投资的最好选择,从而解决刚需,消化存量。
以房养老的方式可能将不再可行
不动产登记
住房信息联网
开征房产、
遗产税
消化存量、
化解地方债务
养老院养老
养老环境好 有保障
近期,一则“想进XX最火养老院——XX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要排100年”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夸张,但目前我们的确已经不登记了。”XX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位工作人员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
“一床难求”并不是个别现象。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家,养老床位390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2%,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0.6张。
养老院,一床难求
投资养老
风险高 不确定 精力脑力要求高
股票犹如过山车,牛面熊心难预测。
P2P监管松散陷阱多,跑路关门是常事。
黄金市场波动大,保存变现问题多。
基金波动有风险,仍有可能亏本。
股票、基金、P2P、黄金等投资方式有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对于闲散资金打理是一种很好的渠道,也是人们用得较多的投资方式,但是养老金应注重低风险投资。
年龄会越来越大,并没有足够精力与脑力来掌握一切。
书画 艺术品投资
会不会有资产只会涨不会跌吗?房产变现速度慢,无法为养老日常生活所用。估值与租金有波动的,而且需要管理,未来房产税会提升,固定资产、产权政策的风险未知。
有一个风险叫做政策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
境外养老,高福利当然需要高税收,欧洲的福利好,金融海啸之后,福利有没有大幅度的缩减?能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高品质需求呢?何况还有语言跟文化的壁垒。
境外养老
未知风险高
恒温恒湿境外寄存难度大,变现能力弱。价值风险波动,不适合作为基础养老资产储备所用。
养儿不防老,
统筹实在少,
房屋不可靠,
储蓄难依靠,
“补充”有必要!
养 老 经
45
老何所依?
个人养老保障计划的理想结构构成: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保险、基金等等。
.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上述三大支柱、三大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例,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分为4∶4∶2结构,40%是国家出,40%靠企业年金等,20%靠个人商业保险。但目前企业年金在中国只是少数人的福利。自筹养老金是养老最为关键的途径。
老有所养四要素
养老金
老有所养
日常开支的现金流
医疗保健
方便可及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全科医生、健康档案管理等)
人性化居住
安全的居住环境
老年会所、老年大学、俱乐部等
老年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医疗护理保健
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精彩
持续的
稳定的
增长的
专属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